加大监管力度 让职业骗薪者无漏洞可钻

日期:09-06 来源:未知

 据媒体报道,近日,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,一群骗薪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证、学历、工作经历等信息,同时在多家公司应聘销售等岗位并获录用。但他们从不上班,只在公司领取工资和提成。警方披露,有108名骗薪者被抓获,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。


  就在今年3月,上海浦东警方侦破上海首例“职业骗薪”诈骗案件,抓获了58名犯罪嫌疑人,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。从这两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,“职业骗薪”已经从枝枝蔓蔓变得颇有些气候了。或许这仍不是最终的“斩获”,但若不加大惩治力度,这种恶劣风气恐怕还会蔓延。

  这条新闻也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,“五行八作”本来不乏新面孔,可居然还有这样的偏门“职业”。特别是,收益也让人颇为慨叹。从媒体报道来看,有骗薪者夫妇二人短短3年就用骗来的钱在上海宝山买了别墅,而一般骗薪者也动辄月薪两三万元……

  很难想象,骗薪真能当饭吃了,而且还吃得有滋有味。每天打扮得光鲜亮丽,一看就是“成功人士”,这让一众奔波在求职路上的青年人情何以堪。对普通求职者来说,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非易事,而一些职业骗薪者却通过违法行为在就业市场上“如鱼得水”,这显然是有问题的。

  一者,岗位具有阶段稳定性,既然一个职业骗薪者长袖善舞,可以自如游走于数个甚至十余个岗位(公司)之间,那么必然会挤占本该属于普通求职者的机会,导致就业不公平、机会不平等。这还只是基于静态的分析,事实上,骗薪者越是混得风生水起,越是映射出正常求职者境遇的尴尬。

  根据警方以及媒体描述,这些骗薪者自身包装十分到位,非常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展示或推销自己。这至少说明,他们奉行的这一套是很受企业欢迎的,是与当下一部分企业的“文化”相契合的。这需要一些企业进行反思,绝不能只看表面功夫,而不看实际本领。

  此外,个别企业不光被个别骗子骗,还会被一些骗薪者们组团骗。据媒体报道,有私募公司在两个月时间内,招聘了60多名疑似诈骗团伙人员,每月花费成本多达几十万元。这也提醒相关企业,在招聘尤其是引进人才时,不妨在背景调查上下点功夫,而不是被一些表面光鲜的人迷惑,更不要轻信有人会有大把现成的资源可以帮助公司快速成功。很多时候,对于求职者的背景资料,只要稍稍做些努力,并不难查清,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破除“走捷径”的执念。

  二者,就业从来都不是小事,企业要谋求发展,民众要安排生计,社会也需要稳定,这些都与就业息息相关。可以说,一个公平有序的招聘市场,本身就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。因此,一个地方要优化营商环境,必须依法常态化打击治理职业骗薪者。对此,相关部门也应负起责任来,切实维护好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。

  相对于单个企业而言,执法部门掌握的信息维度更多,如果多做一些基础性的综合分析,想必不难看出一些趋势性问题。以劳动仲裁而言,既然很多骗薪者习惯于在骗不下去的时候,诉诸劳动仲裁、劳动监察部门维护自身“权益”,那么这些部门在办好个案的同时,也应多做一些并案分析,或许就能发现一些共通性问题,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办理案件,并提醒有关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。

  当然,这些骗薪者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,也表明其行为确实有隐蔽性,且能“行他人之所未能行”,这才钻了企业和监管机构的空子。但此事一旦被发现,有关方面就该亡羊补牢,扎紧篱笆,尽可能杜绝隐患,不犯同样的错误。

  职业骗薪者的故事不是励志传奇,更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谈。职业骗薪者所盯住的,不过是治理的罅隙以及人性的弱点。对此,除了企业要提高警惕之外,监管部门也要严厉打击、精准治理。同时,还要建档立案,打通信息壁垒,防范职业骗薪者到处游走,一路行骗。


上一篇:家长最盼望解决“入园难入园贵”
下一篇:明码标价提供陪聊陪玩等服务 “恋爱体验馆”有何猫腻?

联系我们:中侦之窗
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、由企业负责,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,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。